安徽|北京|重慶|福建|甘肅|貴州|廣東|廣西|海南|河北|河南|湖北|湖南|黑龍江|江蘇|江西|吉林|遼寧|內蒙古|寧夏|青海|山東|山西|陜西|上海|四川|天津|新疆|兵團|云南|浙江
關于防范老年人金融消費詐騙的風險提示
2024年09月29日 13:03
來源:中新網山西

  中新網山西新聞9月29日電  有“特殊渠道”拿退休金、房產還能理財、小投資高返利、買藏品保收益……這些看似“誘人”的廣告背后,隱藏著詐騙錢財?shù)闹T多陷阱。近年來,不法分子利用部分老年人金融消費需求較大的特點進行詐騙,嚴重損害老年消費者合法權益。

  中國民生銀行信用卡中心(下稱“民生信用卡中心”)在此鄭重提醒廣大老年消費者,應警惕四類典型陷阱,認清詐騙真面目,保護個人財產權益。

  以下是針對老年群體常見的四類“陷阱”:

  一、“投資養(yǎng)老”陷阱。不法分子打著“投資養(yǎng)老”等名義,承諾高利率回報且提供預留養(yǎng)老床位、預定養(yǎng)老房間等服務,向老年消費者非法籌集資金。

  二、“以房養(yǎng)老”陷阱。不法分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,打著“以房養(yǎng)老”的旗號,誘使老年人抵押房屋,再將抵押后的出借資金購買其“理財產品”,并承諾給付高額利息等進行非法集資。

  三、“稀有藏品”陷阱。不法分子以“限量發(fā)行”“高額回報”等宣傳語吸引老年人投資紀念品、收藏品,許諾在短期內會實現(xiàn)“收益翻番”,其實只是售賣一些外表華美的工藝品或翻版印制的紀念幣。

  四、“理財神器”陷阱。不法分子通過虛構國企背景、承諾保本保息來獲取老年人信任,再通過虛構項目、高收益等噱頭誘導老年人充值投資,之后平臺會以各種理由無法提現(xiàn)甚至失聯(lián)。

  在當前的互聯(lián)網金融時代背景下,老年人該如何保護自己,保障自己的財產安全呢?在此,民生信用卡中心給您支支招:

  一、嚴防個人信息泄露。老年人要加強防騙意識和保密意識,不要被天上掉的“餡餅”所誘惑。自己與家人的通訊信息、家庭住址、財產狀況、身份證件號碼、賬戶密碼等信息,不要輕易告知他人,遇到打著中獎、秒殺、搶紅包、免費領獎、低價搶購等旗號,引導填寫個人信息或下載不知名APP、網址的各類廣告,老年人一定要提高警惕。

  二、謹防各類“新式騙局”。許多養(yǎng)老詐騙之所以能成功,正是因為“高額利息”“入股分紅”等虛假話術的誘騙,當有人告訴你他們的項目是“高收益、低風險”時,老年人一定要提高警惕,切勿相信所謂的“熟人推薦”,更不要相信“可辦理全國業(yè)務”的非正規(guī)金融機構。

  不輕信“非法代理”機構。金融維權勿尋求所謂的“代理維權”。老年人存在維權需求時,一定要通過正規(guī)途徑,切莫相信“代理維權”“代理投訴”等黑色產業(yè)鏈。此外,老年人要與家人密切溝通,收到所謂家人急需支付醫(yī)療費用、朋友急事求助之類的短信或電話,不要著急恐慌,要多方確認、仔細核對,哪怕是視頻電話,也要謹防AI換臉、冒充家人詐騙的情況。(完)

【編輯:郭飛穎】
中新圖片
本網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。 刊用本網站稿件,務經書面授權。
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chinanews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