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|北京|重慶|福建|甘肅|貴州|廣東|廣西|海南|河北|河南|湖北|湖南|黑龍江|江蘇|江西|吉林|遼寧|內蒙古|寧夏|青海|山東|山西|陜西|上海|四川|天津|新疆|兵團|云南|浙江
黃河奔流不息 運城昂揚向前
2024年12月23日 19:44
來源:中新網(wǎng)山西

  中新網(wǎng)山西新聞12月23日電 黃河萬里,奔騰不息,于華夏大地繪就氣勢磅礴的“幾字彎”。位于山西最南端的運城,就處于黃河由南向東流的最后一“彎”。河水滔滔,攜泥沙以成沃野;岸芷汀蘭,引飛鳥而舞蹁躚。其獨特風光,宛如畫卷,悠悠鋪展于母親河之濱。

  視線拉到的黃河臨猗段,眼下,一座連通晉陜兩地的臨猗黃河大橋已然順利通車。而在岸邊的灘涂之上,萬畝藕塘迎來了豐收的時刻。趁著天氣晴朗,藕農們紛紛忙碌于采收蓮藕的工作之中,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滿滿的喜悅,歡聲笑語回蕩在藕塘之間。

常奇攝

  與此同時,“鳥中大熊貓”黑鸛在附近稻田間漫步覓食,好不愜意。

  ……

  天地之間,一川風月。母親河兩岸,綠意足、生態(tài)美、產業(yè)興,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、保護發(fā)展同頻共振的幸福畫卷正在河東大地鋪陳開來。

  蝦蟹滿倉米香四方奏響致富新樂章

  在運城,要相信土地的力量。肥沃的黃土地上,秫熟稻馨、果甜蔬鮮、魚躍蝦歡、蟹肥菊黃……除了地地道道的本土農作物,還有一些在運城“打工”的南方作物,它們自帶豐收的故事。

  位于臨猗黃河岸邊的薛公村,坐擁五千余畝黃河灘涂與荒溝,經巧妙整合,化身為臨猗黃河大閘蟹的絕佳棲息地。這里水草豐美、生態(tài)優(yōu)良,大閘蟹茁壯成長,往昔寧靜的村莊如今水美蟹肥、助農增收。

  與薛公村相呼應的,是在永濟西開張村崛起的“南蝦北養(yǎng)”生態(tài)產業(yè)園。曾經的鹽堿地已成功變廢為寶,養(yǎng)殖大棚鱗次櫛比。蝦苗于水中歡游,養(yǎng)殖戶們精心呵護,加之先進設備“護航”,水質監(jiān)測“嚴守”,所產出的鮮蝦肉質鮮美,成為百姓致富新的希望之光。

蘭立強供圖

  再把目光投向萬榮黃河灘地,以往種植北方傳統(tǒng)作物效果欠佳。但自2016年起,水稻、旱稻先后試種成功并逐步擴大規(guī)模,實現(xiàn)了南糧北植。黃河水質優(yōu)良且富含大量有機質,成熟后的大米顆粒飽滿、筋道十足,自然而然吸引了眾多客商慕名前來訂貨,這黃河灘地的水稻,無疑成為了當?shù)卮迕衩篮蒙畹男屡晤^與新依托。

  大閘蟹、白對蝦、黃河稻……黃河灘地正以多樣的發(fā)展模式,書寫著鄉(xiāng)村振興的精彩篇章。

  眾多候鳥“組團”來訪擴容生態(tài)“朋友圈”

  作為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移動的“晴雨表”,候鳥種群多寡、遷徙路線的變化都反映著一個地區(qū)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的變化,鳥兒是最好的“環(huán)評師”。

  自11月起,黃河濕地自然保護區(qū)永濟段迎來上萬只候鳥,它們或在天空飛翔,或在河面游弋,給冬日的黃河濕地增添勃勃生機。每年來這里越冬的鳥類有百余種,達3萬余只。

  黃河岸畔候鳥翩躚,運城市區(qū)的鹽湖亦是生機盎然。今年入冬以來,運城鹽湖迎來200余只野生大天鵝棲息,為冬日鹽湖帶來勃勃生機。除了這些從西伯利亞飛來越冬的野生白天鵝以外,運城鹽湖還有哪些常客呢?

  “火烈鳥、大鴇、灰鶴、白鷺……只要冬天來到鹽湖,便能看到各種各樣的鳥在這里嬉戲,這里已然成為它們的‘家園’。”黨永立是一位專業(yè)攝影師,在其鏡頭聚焦之處,活躍著200余種野生鳥類“主角”。十年來,他用兩萬余張照片見證了鹽湖生態(tài)之變。

  眾多珍稀鳥類的頻繁現(xiàn)身與長期棲息無疑是生態(tài)改善最好的印證。近年來,運城各地不斷加大黃河流域生態(tài)保護建設和濕地恢復力度,使得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持續(xù)改善、濕地生物多樣性不斷豐富。

  如今的運城,天更藍、水更清、空氣更清新了,一些濕地的鳥類,不論種類還是數(shù)量都普遍增多,運城日益成為名副其實的山西“小江南”。

黨永立 攝

  串景成鏈連線成片一路山河多壯闊

  運城是一部未曾斷代的“編年史”,從世紀曙猿的一聲啼鳴到西侯度點燃的一把火種,從炎黃劍影到蚩尤爭雄……這片古老的土地上,散落著大量光輝燦爛的歷史遺存。

  沿著黃河一號旅游公路運城段一路前行,兩側風景如畫,高山林立,河流縱橫,壯麗動人。這條公路涵蓋了河津、萬榮、臨猗、永濟、芮城、平陸、夏縣、垣曲8個縣市,串聯(lián)起A級旅游景區(qū)30家、4A級旅游景區(qū)16家。

  大道如虹,與大河共舞,“飛”過山間,越過平原。

  順著黃河一號旅游公路臨猗段前行,欣賞萬畝荷塘、千里果林的產業(yè)興旺之美,感受吳王古渡、猗氏故城、元代遺構臨晉縣衙的風雨滄桑;循著黃河一號旅游公路平陸段漫步,前往平陸大天鵝景區(qū),看西伯利亞的來客翩翩起舞,自茅津渡乘船,領略黃河的磅礴氣勢;依著黃河一號旅游公路垣曲段游歷,在運城“阿勒泰”歷山暢享露營樂趣,于中條山腹地望仙大峽谷開啟康養(yǎng)生態(tài)游……

  依托黃河一號旅游公路,沿線村民不僅吃上了“旅游飯”,更帶動了當?shù)靥厣a業(yè)發(fā)展,推動鄉(xiāng)村振興、百姓增收,真正實現(xiàn)了“路暢、景美、百業(yè)興”。

  胸懷“國之大者”,更憐草木青青。毫無疑問,綠水青山,已成為助力運城高質量發(fā)展最深沉、最長久的力量之一。

  在運城,大河奔騰幸福來,景美物豐生態(tài)好。(完)

  (蘭立強 李冰蕊)

【編輯:郭飛穎】
中新圖片
本網(wǎng)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(wǎng)觀點。 刊用本網(wǎng)站稿件,務經書面授權。
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Copyright ©1999-2025 chinanews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